佤医用3000年的实践证实:吃啥补啥原来是真的!

佤医用3000年的实践证实:吃啥补啥原来是真的!

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,如果您还未关注,请点击上方蓝色“云南中医”进行关注。

临沧是佤族文化荟萃之地,是佤族的故乡。在这片土地上,佤族人民繁衍生息,也在这一漫长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疾病观。

佤族疾病观的基础

疾病观是对疾病产生的原因、疾病的发展变化以及疾病治疗的看法和观念。一个民族疾病观的形成,与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、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相关,还与民族文化、民族心理关系密切相关。

佤族这个生活在西南边陲的民族,有着本民族对疾病发生、发展变化机理以及疾病治疗的独特看法。经过长期摸索、提炼、总结, 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疾病观。并用于医疗实践, 指导临床, 为本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疾病发生与地理、气候环境相关

佤医认为,疾病的发生与地理气候环境关系密切。地理、气候环境不同,当地物产、人民的饮食结构、风俗习惯各异,从而人的体质不同,对外邪的易感性不同,所发疾病就有别。

佤族地区多山地、少平坝,海拔差异大,多呈立体性气候。居处山区丛林、当风之地者,易感风邪而出现肢体关节肌肉酸痛或肢体抽搐等症;居于凹地或靠山沟水边,与水接触多的阴暗潮湿之地,易感自然界的冷风、寒湿、邪气,肢体重着、酸胀麻木;平坝之地,高温、湿润、静风,易出现湿雾瘴气,居于此地的人群,易得热风症。

疾病的治疗效法自然

在佤医的观念中,人来于自然,属于自然的一部分,必定与自然有相通之处。当人体发生疾病时,总要效法自然,把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,从中寻找解决的方法。

▶ 同类相补

人与自然物相同部位或相同作用部位含有相同物质成分,人食用后对相应部位有补的作用。如心脏有病,心血、心气不足,神志不安,可吃鸡心、猪心。

展开全文

▶ 类比为用

通过观察自然物的生长习性和长养状况用药,也是佤医用药的方法之一,如草药毛石尾的利水应用。佤医认为,生长在岩石上的要比生长在地上的利水作用好。因为植物的生长要以足量的水分为基础,能在岩石上生存,可见其吸纳利水的功能很强。因此,佤医首选岩石上生长的毛石尾(石韦)利尿。

此文只简单介绍了佤族医药疾病观的“冰山一角”,因为佤医疾病观是佤族人民长期的医疗经验总结,是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。它产生于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佤族地区,带有原始思维的意象性、集体性和神秘性,具有其特色的独到之处。在此疾病观的指导下,使佤族人民一次又一次战胜病魔,维护了本民族的医疗健康,确有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。为了保存和利用好这一宝贵的医疗文化遗产,需要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提升和研究。

本文作者:王明凯

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,主修中医男科方向,研究生学历,获得医学硕士学位,师承云南省中医医院秦国政教授,曾在云南省中医医院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。中共预备党员,省级优秀毕业生,国家奖学金获得者,云南省临沧市胃癌中西医协同协作基地项目成员,临沧佤医药普查、挖掘整理及应用研究项目成员,现发布中医相关科普文章20余篇,发表论文20余篇,主持或参与课题5项,省级奖励4项,校级奖励14项,《经典中医研究》杂志青年编委,现工作于临沧市中医医院,专业泌尿/中医男科方向,

擅长:男性性功能障碍、不育、前列腺疾病、肾结石以及相关女性难治性尿路感染及尿道综合征、过敏性紫癜、内耳眩晕症、皮肤方面等相关疾病。

责任编辑丨马春丽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回复@袁乐天: 他不这样说能行吗?就像 贝莱德 一样,嘴上一直说A股各种好,身体却很诚实的退出了A股市场//@袁乐天:回...
‎《配合手柄,游戏更好玩》:App Store 故事
手机换屏能用多久

手机换屏能用多久

📅 07-16 👁️ 59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