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天辟地:神话里的盘古究竟是怎样炼成的?

开天辟地:神话里的盘古究竟是怎样炼成的?

这里说的西山的帝江,是一种鸟,形状像黄色的袋子,红得像一团红火,六只脚四只翅膀,耳目口鼻都没有,但却懂得歌舞。帝江和庄子文章里写的帝江虽然长得一样,但是地位就千差万别,帝江充其量只是一位乐迷,混沌按理却是比盘古还资格老的上神,可是神也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
在比山海经稍晚的《神异经》西荒经中,混沌摇身一变又变成德行不好惩善扬恶的睁眼瞎:昆仑西有兽焉,其状如犬,长毛,四足,似罴而无爪,有目而不见,行不开,有两耳而不闻,有人知性,有腹无五藏,有肠直而不旋,食径过。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,有凶德则往依凭之。

意思说这混沌这丫的长得奇形怪状,形状像狗,长毛有四足,长得像棕熊却没有爪子,长得有眼睛却看不见,行走也不是很方便,有两只耳朵却听不见,有人的性格,身体内无五脏六腑,没有什么弯弯绕绕的肠子,吃下去的东西径直而过。但是混沌这厮却将吃软怕硬发挥到极致,碰到有德行善良的人他要跑上去欺负一番,遇到无德凶恶的人它却听他使唤。

▲ 唐代伏羲女娲绢画

可能是混沌形象太差了,大家觉得让他做老祖宗太丢人了,所以一直都不承认混沌的地位,直到汉初《淮南子》记载了阴神、阳神从混沌中生出,然后两人在天地中苦心经营天地,阴神管地,阳神掌天,这样才慢慢形成了我们生活的世界,但可能由于刘安是个修仙迷,这套说法太玄不接地气,普通人不好理解,这样说法虽然有了但是没能在民间流传开来。

就这样又过了很多年,民间传说层出不穷,祖宗一个接一个,但是被官方和人民群众普遍认同却没有。

按照时间轴时间来到了三国时期,三国也有个神话迷徐整,他吸收了瑶族、苗族、黎族等少数名族的神话,再根据古籍记载和自己的合理想象成功撰写了开篇神话,并将这则神话记录在自己所写的《三五历记》里,由此流传至今。

对,徐整所写的开天神话就是我们今天广为流传的盘古开天的最初版本,也是在徐整之后,记载盘古开天辟地的书籍渐渐普及,后来逐渐成为人们认可度最高的一个版本,在之后的书籍里频繁出现。(可惜的是现在这本书早已散失,只有后来古籍里有一些片段记载)

▲ 盘古画像,出自明嘉靖年间王圻父子合编的著名版画古籍《三才图会》

这个故事大约是这样的。

在很多很多年以前,天和地还没有分开,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。

开天大神盘古,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,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。

他在混沌中孕育着,成长着,呼呼地睡着觉,一直经过了一万八千年。

有一天,他忽然醒过来。睁开眼睛一看,啊呀,什么也看不见,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,闷得怪心慌。

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,心里一生气,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,朝着眼前的混沌用力这么一挥,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,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。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,冉冉上升,变成天;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,沉沉下降,变成地。——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,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,划分开了。

▲ 河南南阳魏公桥汉墓中出土的盘古像

天和地分开以后,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,就头顶天,脚踏地,站在天地的当中,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。

天每天升高一丈,地每天加厚一丈,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。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,天升得极高了,地变得极厚了,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长了。

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?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。这巍峨的巨人,一根长柱子似的,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,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。

他孤独地站在那里,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,又一个一万八千年。到后来,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,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,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,终于倒下了。

就在这时候,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: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,他的左眼变成太阳,右眼变成月亮,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,他的血液变成江河,他的筋脉变成道路,他的肌肉变成田土,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,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,他的牙齿、骨头、骨髓等,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、坚硬的石头、温润的宝玉,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,也变成清露和甘霖。

总之一句话:天地就是盘古所造,盘古用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。

大约生得伟大,死得光荣就是说的盘古这类人吧!活着的时候,开天辟地,死了依然要孕育万物,为天地人类造福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苹果7多少钱(watch7多少钱)

苹果7多少钱(watch7多少钱)

📅 07-03 👁️ 9079
C++、Python、Rust、Scala 构建编译器的差异性究竟有多大?
苹果iPhone 8正式发布:国行5888元起,9月22号开卖